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
4月1日,由卓越汇企业家创新学院主办的第160期创新大讲堂在深圳隆重启幕。2025年正值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与“中国制造2025”交汇的关键节点,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,AI浪潮席卷而来,新能源革命加速,中国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。
本次大讲堂以“智能化时代,企业高质量发展——从全球视野到区域共赢”为主题,汇聚政、企、学界精英,以中集天达从濒临破产到问鼎全球冠军的成长历程为样本,深入探讨中国制造如何在全球变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汪院长致辞:时代的压力与动力
活动伊始,卓越汇企业家创新学院执行院长汪小娟女士发表开场致辞,她指出,2025年作为关键一年,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。因此更需通过持续学习与能力修炼,保持洞察力、学习力和创造力,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。
面对企业家们"机会与压力并存"的集体焦虑,汪院长回顾了卓越汇近年来的努力:课程体系不断升级,并通过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地的实地考察,帮助企业家拓宽全球视野,这些被植入企业家培育系统的"世界拼图",正转化为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能力。
她特别提到,本次活动以中集天达为案例,要解构的不仅是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,更是冠军企业如何将时代压力转化为进化动力。汪院长最后表示,春天是播种与出发的季节,希望本次活动为企业家带来新启发,促进大家的资源协同与合作共赢。
汪院长的致辞以宏大格局链接时代命题,展现了卓越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,为活动拉开了思想交汇的序幕。
郑祖华总发言:世界冠军的成长史
紧随汪院长对时代命题的深刻剖析,中集天达总裁郑祖华先生以“世界冠军的成长之路——中集天达的曲折发展历程”为题,展开了一场关于企业战略韧性与创新实践的深度复盘。
他以中集集团的宏大背景开篇:这家成立于1980年的深圳企业,如今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,其集装箱板块、道路运输车辆板块、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板块、空港设备板块、物流服务板块等多个业务都在全球范围内稳居第一。然而,光环之下,中集天达的成长并非坦途。
郑总回顾了中集天达一路成长的艰难历程。他将企业成长分为三个阶段:
1989-2000年的起步与危机,因知识产权纠纷几近崩盘;
2000-2011年的起死回生,凭借广州新机场项目的技术突破奠定国内领先地位;
2012年至今的战略扩张,通过“第二增长曲线”与国际化布局实现全球冠军。
提及中集天达的几个关键转折点,郑总坦言,成功的关键在于战略韧性——通过专利布局、技术协同与本地化运营,逐步扭亏为盈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,中集天达同样走在前列。从管理数字化到产品智能化,从SAP ERP系统的部署到无人驾驶登机桥的研发,中集天达始终以提升效率和客户体验为核心目标。
郑总的分享,不仅是一部中集天达的成长史,更是一部中国制造的逆袭史。它向我们揭示了,战略韧性、技术创新、全球视野和领导力,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变局中突围的关键。
对话聚焦:从生存突围到全球竞争力
郑祖华总裁的主题演讲为冠军企业的成长路径提供了生动样本,随后,著名企业成长顾问李序蒙教授与郑总展开深度对谈,李序蒙教授通过提问挖掘中集天达的成长逻辑,郑祖华总则以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回应,两人对话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战深度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彩讨论。
李教授开门见山:低价与关系还能否支撑中国企业?郑总以广州白云机场项目为例,指出技术创新与客户价值已取代低价成为新优势。谈及第二曲线,他揭示多元化背后的“相关性与复用性”,如消防车与物流设备复用技术与客户资源,通过收购与吸收实现超越。数字化方面,他分享了SAP ERP优化内部效率、无人驾驶登机桥提升客户体验的实践,凸显内外兼修的逻辑。
这场对话紧扣转型升级命题,李教授抽丝剥茧,郑总以案例作答,展现了中集天达从困境崛起的韧性与智慧,为中国企业勾勒出清晰的进化路径。
对话核心启示
发展路径:从低价服务到技术驱动、客户价值驱动,是中国制造企业升级的关键。
创新逻辑:深入客户场景,解决效率、安全等核心问题,创新才有意义。
多元化战略:第二曲线需与核心能力相关,复用客户和技术资源。
数字化实践:内外兼修,既提升自身效率,又增强客户体验。
李老师总结:中集天达成功的底层逻辑
对话环节的思辨火花为中集天达的成功画像增添了深度,著名企业成长顾问李序蒙教授随后以精炼的总结,将其提炼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普适智慧。他结合长期研究与现场交锋,梳理出中集天达的五维成功密码。
冠军基因:企业家精神的底层驱动力
中集天达始终坚持“要做就做行业冠军”,郑祖华在企业濒临破产时主动迎战,带领团队逆势翻盘。这种信念不仅是个人魄力,更塑造了企业文化,推动其在关键赛道上持续突破。
战略聚焦:核心技术与市场不轻易分散
公司始终聚焦主航道,登机桥做到行业领先后,才拓展消防车、物流设备等业务。所有新业务都基于既有客户资源和技术复用,确保竞争优势延续。
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创新
创新要解决客户痛点,如双层登机桥提升通行效率,智能调度和预测提升安全性。关注客户核心需求(如机场周转率、可靠性),让技术真正创造价值。
核心能力建设:长期积累与全球对标
通过学习领先企业、复盘项目经验,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管理能力。通过并购快速补足技术短板,加速全球市场突破。
新出海模式与数字化升级
通过全球整合,欧洲收购品牌和技术,中国制造降本,形成竞争优势。数字化不仅优化生产,还提升客户运营能力,如智慧机坪管理系统提升机场效率。
李教授强调,这五维逻辑层层递进,既是中集天达从绝境到巅峰的密钥,也为中国企业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框架。他以理论高度升华实践洞见,呼应了对话中的转型升级命题,为与会者留下深刻启迪。
共创·共享·共赢:企业家餐叙晚宴
思想的碰撞与观点的交锋,为本次创新大讲堂注入了强大的能量。餐叙晚宴环节,欣旺达创始人王明旺先生作为特邀嘉宾,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。他以欣旺达的成功出海经验为例,深入剖析了当前全球化趋势下,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,并鼓励企业家们积极拓展国际视野,勇于拥抱全球市场。
在轻松愉悦的晚宴氛围中,企业家们积极交流,探讨合作的可能性,为未来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。
在全球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,中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。中集天达的成功经验,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:唯有坚持战略聚焦、技术创新、客户至上,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。
春天是适合播种与出发的季节,卓越汇搭建的这场”思想共振会“,或许正在见证下一个世界冠军的诞生,期待更多企业从区域崛起,走向全球舞台!